|
|
|
|
9月3日是个极其重要的日子,千万不能忘记! |
|
文/钧正平 来源:海疆在线 2016年09月03日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
为了胜利!引言:
71年前的今天,在东京湾的战列舰“密苏里”号上,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,为中国抗日战争,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,画上了一个欣喜而沉重的句号。明天9月3日,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!
自从有了战争,胜利与失败,就成了萦绕在人类发展史的亘古话题。
胜利与失败,不仅仅是荣耀和屈辱、欢欣与失落,有时还是生存与毁灭、独立与亡国。为了胜利,多少国家和民族历经刀光剑影、烽火硝烟的洗礼;为了胜利,多少支军队经历生与死、血与火的考验!
曾经,胜利来之尤为不易──
抗倭十四载,血战乾坤赤。71年前的今天,在东京湾的战列舰“密苏里”号上,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,为中国抗日战争,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,画上了一个欣喜而沉重的句号。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。
为了这段不能忘却的胜利,2014年2月,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通过决议,正式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。
曾经,我们多么渴求胜利──
不堪回首,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,从鸦片战争开始一步步陷入任人宰割、民不聊生的境地。
英法联军进攻北京、八国联军进攻北京、甲午中日战争……战火频仍,兵戎相见,一场场屈辱的战败,一次次被掠夺侵占,一个个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,成千上万的百姓惨遭屠戮……
多少国人用滴血的心在思考:为什么几乎所有列强都侵略中国?为什么抵御外敌入侵的战争,以一次次失败而告终?
一
为什么不胜?是因为实力差距么?
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,清军将领杨芳率军广东迎敌,竟把英军的坚船利炮当成“妖物”,于是,一个个“马桶”被当成阻敌“利器”,被时人和后人嘲弄,留下千古笑柄。
1860年9月,时值第二次鸦片战争,通州八里桥数千名英法联军来袭,清政府危在旦夕。清朝一名曾经能征善战的将领,率领3万铁骑怒攻英法联军,结果3万清军魂断八里桥。
1900年,八国联军进攻北京,义和团迷信引魂旌、雷火扇、阴阳瓶等“八宝什物”,“信枪弹不伤之妄,遇有战事,竞冲头阵”,亦“自持其术,每出攻犹踊跃自效”,结果,很多人倒在敌人的枪口下,无法阻止北京的陷落。
“马桶对坚船”“骑兵对火炮”“法术对枪炮”……是无奈,还是悲剧,留给人们无限哀叹和警醒。正是这些“奇闻”折射出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落后。
是的,17世纪中叶以后,西方一些国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,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,在新的生产方式推动下迅速强大起来。而此时,清王朝统治者对世界大势茫然不知,仍然自诩为“天朝上国”,将中国以外的国家一概视为“夷蛮”,自身的经济、政治、军事、文化全面滞后,却又虚骄、傲慢、冥顽不化。
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,清王朝由盛而衰的颓势愈益加深,政治腐败,军备废弛,财政拮据,社会动荡,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。
落后就要挨打!不胜,实力使然!
二
然而,不胜,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实力差距。
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,清朝八旗兵和绿营兵总人数约为80多万人,而英国远征军总人数仅有2万人左右。这是一个巨大的数量差。
1900年,八国联军进攻北京,兵力不足两万。虽然京城一带清军不下十几万之众,义和团更有五六十万之多。
甲午战争之前,清政府也曾开启了一场以“自强”为目标的洋务运动。他们修军港,筑船坞,建海岸和陆路炮台,开办水雷、鱼雷和管轮学堂,一片繁忙景象。
可是,缺少骨子里的精气神,缺少真心为国为民的博大情怀,缺少“除去胜利一无所求,为了胜利一无所惜”的血性,这一切的应景式、表面式的求胜都是徒劳的。
大厦将倾,江山风雨飘摇,清廷醉生梦死、苟且偷安。甲午中日战争前,把刚筹措的数百万两海军经费,挪来为慈禧修园贺寿;海上决战,定远镇远两舰主炮只有3枚炮弹,军费吃紧,诸多官员贪腐成风,大肆捞钱,家里金银满箱。
所以,即便旅顺陷落,血流成河,尸积如山,前线告急,清朝官府贴出告示,许诺“助官抗日,可免三年钱粮”,但百姓置身局外,鲜有人响应。
三
那么,胜利能够乞求来么?似乎可以试一试。
“高粱叶子青又青,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;先占火药库,后占北大营,杀人放火真是凶。中国军队好几十万,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……”流传于东北民间的小调,对“九·一八”事变中中国军队的“不抵抗政策”作出了形象而直接的描述。
东北各族人民面临的是被奴役的共同命运,而南京国民政府却荒唐地提出“彼有强权,我有公理”,“暂取逆来顺受态度,以待国际社会干预”。
被南京国民政府寄予“厚望”的“国际社会干预”,结果真的给中国开了一个国际玩笑。当时驻国际联盟的中国代表顾维钧有段悲痛的回忆:当他向各国代表逐个求援时,得到的最令其无地自容的回答是:“你们自己都不抵抗,怎么能期望别人代劳?”
在强权和实力主导国际舞台的状态下,南京政府乞求胜利的美梦彻底落空!胜利,只有在反侵略时自己表现出意志和力量,才有可能争取机会,否则命运只能掌握在他人手中!
透过这些刀光剑影、血雨腥风的创伤与印痕,翻检那段充满亡国之危、锥心之痛的近代史,不难发现,在那些打一场输一场赔一场的战争中,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,我们不能完全归因于实力差距、弱不敌强的结论。
胜利,需要全民族的力量,以及支撑这种力量的民族精神。
四
为了胜利,必须凝聚起全民族的精神与力量。
1931年,仍处在国民党军队重重“围剿”中的中国共产党,在“九·一八事变”后第三天就发出抗日宣言。东北大地上开始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局部抗战。
1935年,艰难跋涉在长征路上的中共中央,针对华北事变发出《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》,呼吁立即停止内战,各界团结起来一致对外。
1937年,中国共产党在“七·七事变”第二天就通电全国:“平津危急!华北危急!中华民族危急!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,才是我们的出路!”
“战则存,降则亡”。中国共产党人的呼唤,让全国人民彻底明白,面对日本侵略者,无论怎样忍让都不能求得和平。奋起抗战,不畏牺牲,才能求得民族的生存和荣光。
地不分南北,人不分老幼,全国人民以“血战到底的气概”,迸发出一个民族向死而生、自强不息的磅礴力量。
北京密云,一位叫邓玉芬的母亲让丈夫带着5个孩子走上抗日前线,最后父子6人全部战死沙场。新四军六支队谢继书、谢继祥、谢继良三兄弟在与日寇作战中先后壮烈牺牲,他们的母亲强忍悲痛说:“我和儿媳要把4个孙子培养成人,让他们长大后精忠报国!”就这样,父送子、妻送郎、兄弟相争把兵当……浩荡的抗日洪流直奔抗击敌寇的战场。无数抗日英雄们前仆后继,为了拯救中华民族危亡而浴血奋战,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令人可歌可泣的战歌,直至迎来胜利的曙光。
有人说,要想胜利,首先要“心胜”。只有内心强大,才有了胜利的源动力。
同样,一个民族之所以强大,首先也在于精神之强大。
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决定因素,就在于中华民族同仇敌忾、慷慨赴死,充分展现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。这就是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,视死如归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,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,百折不挠、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。
五
习主席深刻指出,伟大的抗战精神,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;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,万众一心,风雨无阻,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。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清醒剂。当我们殇思于近代中国丧权辱国之痛、震惊于70多年前日寇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,一个警钟在内心深处鸣响:铭记历史,矢志强军!
现在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强军的责任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肩上,要挑起这副担子,必须敢于担当,抓住战略契机,向着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前行!
军人生来为战胜!为了胜利,奋斗!
|